民意測驗者將這一發現描述為“可能是我們測得的最穩定的趨勢”。
那麼,為什麼多數英國人寧肯像“困先生”所説的那樣,自己困在小房子裏,卻要大把大把地花錢,把經常鬧醜聞的王室成員們養在富麗堂皇的白金漢宮或其他什麼宮裏呢?
英國人為什麼不“走向共和”?
格拉姆斯城堡是英國女王的母親——伊麗莎白王太后童年生活過的故居
首先,是心理需求。
其實,早在100多年前,英國經濟學家、曾任《經濟學人》雜誌總編輯的沃爾特·白芝浩(Walter Bagehot)就在琢磨這個問題。他認為,隨着殖民地和帝國財富的減少,英國人越來越渴望將偉大定義為財富和領土以外的東西。他們相信自己從本質上講是特殊的。“人們開始把尊敬投放在社會的戲劇性表演上,戲劇的高潮就是女王。”
白芝浩的解釋似乎仍然適用於100多年之後的英國。
10年前,威廉王子和來自平民之家的凱特王妃的那場奢華婚禮,不僅成為全球關注的焦點,也滿足了英國普通人對王子和平民聯姻的浪漫想象。
10年後,在孤獨、抑鬱、無聊的新冠封鎖居家生活中,女王復活節和聖誕節的電視講話,也成為凝聚英國全國人心的強心針。
一些英國時評家在對比女王講話和特朗普講話時,甚至為自己國家的君主立憲制自豪,因為大洋彼岸的那個國家元首的發言往往引發更深的社會裂痕。
其次,是憲政原因。
英國人能夠接受一個完全靠血統繼承的君主是有前提的:這個君主是沒有實權的,僅僅是一個國家團結的象徵。
原標題:令人髮指!美軍終於承認,有基地默許士兵性侵……當地時間12月8日,美軍公佈獨立調查報告,承認胡德堡美軍基地相關防性侵系統存在嚴重缺陷,甚至形成默許性侵和性騷擾氛圍。
原標題:令人髮指!印度女子遭5名男子性侵,去報案時再遭警察性侵海外網12月25日電近日印度一名女子遭到5名男子性侵,她去報案時又被一名警察性侵。
雙流區人民檢察院指控,2019年8月至12月期間,被告人邱吉林在明知小小不滿14週歲的情況下,採取金錢利誘、威脅等手段,與其相繼發生8次性關係,期間還兩次拍攝性侵視頻並傳播。